龙三公子博客 - 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龙三公子博客是一个草根站!一个业余电脑爱好者的独立博客,博客内容综合,主要有电脑网络、健康养生、日常生活等!

青史留名的错别字里的学问及艺术(2)


青史留名的错别字里的学问及艺术(2)  汉字文化 错别字 书法艺术 第1张

 出现次数最多的错字

    地点: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

 错字: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上,有一个明孝陵保护碑,上面的“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前者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有意错”,后者则是民国初年所题,至于题者叫甚名已无从查考了,估计也是精通书法者。

 典故:

 这两个“眀”与少一点“魚”和多一横“避”不同,“魚”、“避”那是皇帝创作,具有“合法性”,这个“眀”字则是非法的。但因为出自书法家之手,可以归结为艺术字,或是书法体。“眀”这个错字很有来历,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著名的《洛神赋》贴中,“明”字便写成了“眀”。

 在清代,把“明”写成“眀”的现象很多。清代文字狱很厉害,当时文人在许多场合都不敢直书大明王朝中的“明”,担心惹祸,但又不能绕过此字,于是把“日”易为“目”,意思是“睁眼写错字”。另一种说法则相反,用“目”代替“日”是一种智慧,代表的是一双慧眼。如武侯祠的“眀良千古”就是这用意,“明君之明重在能识人、识势”,所以重“目”,而诸葛亮正是这样有眼光的人。

    其他“明”字:

 在成都著名的武侯祠内也有,有块匾额叫“明良千古”,其中的“明”就写成了“眀”;新都的宝光寺有“光明世界”匾,上面的“明”字也写成了“眀”;济南市大明湖门牌上的“明”字,同样写成了“眀”。

    其实,它的“合法性”主要来自工具书。明代博学洽闻的张自烈,广收三万三千余字编成《正字通》一书,释“明”为:“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明。”上引唐写本张衡《西京赋》“廼有昆明灵沼”,谢灵运《述祖德》“明道时经纶,清尘竟谁嗣”,李白《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王昌龄《长信怨》“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明”字皆写作“眀”。都大早于明代年间。 

 又,隋代郭宠墓志和敦煌经卷敦碑365《大般涅槃经》均有“眀”字。写“眀孝陵”之人是有经典可依据的。

青史留名的错别字里的学问及艺术(2)  汉字文化 错别字 书法艺术 第2张

 最壮观的错字

 地点:秦皇岛市山海关

 错字:天下第一关——“第”字竹字头变草字头

 典故:

 此匾乃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其匾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是1米有余,其大自不待言;它从东向西逐渐增大,在笔划的处理上,把第一的“第”字改写成草字头的“苐”,使笔划减少,视觉上的分量减轻,让繁体的“关”字笔划凝重、粗壮有力,牢牢地压住似乎将要翘起的城楼西端。

 字为楷体,笔力遒劲雄厚,与城楼规格浑然一体,给人以大关雄壮平稳感,堪称古今巨作。

青史留名的错别字里的学问及艺术(2)  汉字文化 错别字 书法艺术 第3张

 最刻骨铭心的错字

 地点:西安碑林

 错字:碑林——“碑”字少一撇

 典故:

 此匾出自清代著名爱国将领、禁烟英雄林则徐之手。

 林则徐成名于禁烟,也因禁烟而惹祸,遭到了怕战派的诬陷,结果被道光皇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七月,林则徐在赴伊犁、途经西安时,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

 就在写下这诗句前,林则徐来到碑林,希望从前人的墨迹中寻找点人生的安慰和前进的动力,并认真写下了“碑林”二字。

 有人认为这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林则徐当时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已无从考证。

青史留名的错别字里的学问及艺术(2)  汉字文化 错别字 书法艺术 第4张

 最有恩情的错字

 地点:天津蓟县独乐寺

 错字:报恩院——“院”字中“元”上的一横没了

 典故:

 当年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驾临独乐寺,当家的大和尚便想沾个荣耀,请咸丰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咸丰也未客气,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但字写好后,咸丰才发现自己“献丑”了,最后一个“院”少写了一横。大家都看出来了,但皇帝写的字谁敢说是错字?这时咸丰开了金口,说人啊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太多了,这恩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

青史留名的错别字里的学问及艺术(2)  汉字文化 错别字 书法艺术 第5张

    同样的典故错字还有五台山的灵峰胜境。“灵峰胜境”四字为康熙皇帝所题。其中 “峰”字的写法与现行汉字有所不同,一是变左右结构为上下结构,写成了“峯”;二是“峯”字下部的“丰”,由三横变成了两横。

    说起来这个字也有不同版本的说法:

    版本一:传说康熙题字的时候喝了酒,少许有些醉意,写的时候没留神就漏写了那么一笔。问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谁敢那么大胆说他写错字。可皇帝写的字又没人敢随便加一笔。后来当地一个道台想了个办法,在制作匾额的时候干脆将错就错说皇上故意少写一笔,意思是留恋忘返。

 版本二:康熙来到五台山,寻找生父顺治皇帝,遇到一高僧,上前询问法号,高僧没有言语,在地上写了八加一个X,康熙很是纳闷,为何高僧是此法号,走出好远,顿时大悟,原来八叉,合在一起便是一个"父"字。后悔莫及,就这样康熙皇帝与父亲顺治,从此无缘再见,在此处写下这"云峰圣境"四个字,峰少一笔,预示自己遗憾终身。

 版本三:传说康熙认为就算用灵峰二字,也表达不出眼前的胜境来,所以就故意少写一横。

 版本四:据说康熙是运用书法的“缺书”手法,来表达自已的心情。书写“峰”字少一横,这一横代表烦恼。登高望远,让人就会感受到忘却尘世一切烦恼,身心无比清净。

    以上四大版本中第二个版本最为流传,去旅游时导演都会这样开头,说这与一段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联,就是清宫四大悬案之一——顺治皇帝出家之谜。

    顺治是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六岁登基, 24岁便驾崩了。坊间传说顺治是为情所困,出家为僧。当时8岁的玄烨登基,年号康熙。长大后,玄烨便想弄个水落石出。听说父皇出家在五台山,他便借来此拜佛为名,悄悄打听父皇的下落。行到山上灵鹫峰菩萨顶寺附近时,刚好遇到一仪表非常的僧人。康熙便与僧人打招呼,僧人自称“八乂”。康熙查不到父皇的下落、行踪,下山后才猛然醒悟,原来自己曾见到了父皇,就是那个僧人。   这怎么说?“父”字上下拆开,不就是“八乂”么。玄烨赶紧带上随从上山寻找,但“八乂”已找不到了。玄烨为粗心而后悔,觉得自己的父子缘分太薄。在题字时,便有意将“灵峰胜境”中“峰”字下的“丰”,少写了一横,寓意“父子缘薄不相识,人生有憾难圆满”。

    应该说,这段康熙寻父的故事的确很感人,但明显系好事者附会编造出来的。由匾额的款识我们知道,康熙题匾时间为甲戌年仲夏,即康熙三十三年的1694年,此时距康熙1667年亲政已过去了27年。康熙时隔27年再去寻父,显然与情理不合。事实是,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起,康熙皇帝先后5次巡幸五台山,瞻谒文殊圣像,赐题碑文匾额,把五台山佛教当成了怀柔蒙、藏等民族的工具,以达到安定统一的目的。另据史学家们精心考证,顺治皇帝确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死于天。再者,康熙所题的“峯”字根本就不是什么错字。

    其实,古人在书写“峰”字时,下部的“丰”既可写成三横,也可写成两横。如《圣教序》中王羲之写的两个“峰”字均为两横;康熙的书法受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的影响很大,董其昌的“峰”字也多是这样写的。

    那么,“峰”字为何可以写成两横?由“峰”的字形演变可以看出,在甲骨文、金文中,“峰”字都是两横,甲骨文竖画下有一圆点;到了小篆才演化为三横。因此,这种两横的“峰”字可说是古文字的“孑遗物种”。

青史留名的错别字里的学问及艺术(2)  汉字文化 错别字 书法艺术 第6张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就是,康熙御笔亲题的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碑,其“峰”字的写法与五台山“灵峰胜境”匾额毫无二致。按照导游的上述逻辑,莫非康熙还曾到杭州寻父不成?看来,“峰”字这种写法完全是康熙个人的书写习惯,绝无任何深意可言,不可过度阐释。

青史留名的错别字里的学问及艺术(2)  汉字文化 错别字 书法艺术 第7张

 最神话的错字

 地点:济南趵突泉

 错字:趵突泉——“突”字少了一点

 典故:

 在济南府“趵突泉”,泉池中有块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镌三个雄健大字——趵突泉,这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

 传说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这只是形容泉水势强,人们的一种遐想。


    字无定法,书无定势。可以看出,上面各种错别字皆出于书法艺术。而且写错别字的人都是大家名人,都是有原因的,所以才青史留名。如果搁在现在,你一个无权无名的普通人写了错别字,只能贻笑大方了!

    书法艺术中可以通过变笔画、变形体等手法从而达到想象中的效果。比如,“收”,有碑帖中右边的“攵”写成了“又”;   “照”,底下的“灬”有人写成了“火”。这类的例子在当今的美术字中更是不胜枚举。其实,见多了也就不为怪了。还有,过去的人民币2分、2角、2元中“贰”字,两横写到了“弋”的左上方,你能说全国人民都瞎眼了吗?

    因此,为了规范汉字,利于人民的交流,2000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异体字为非规范字,除了“文物古迹”、“书法、篆刻”、“题词和招牌”等场合使用外不允许使用。作为历史遗迹之一的“避暑山庄”题匾和孔府楹联中出现异体字,是汉字历史长河发展中的别样浪花,我们不能以现代的眼光苛求古人或者曲解,而是知其然才能更利于汉字的发展。

    平时我们写字时也要掌握方法,分清字义、推想字形、理清源头、易错字要强化记忆、书写规范、注重生字的第一印象、遇到不会写的时候查字典,尽量避免写错字和别字。

打赏 青史留名的错别字里的学问及艺术(2)  汉字文化 错别字 书法艺术 第8张支付宝打赏 青史留名的错别字里的学问及艺术(2)  汉字文化 错别字 书法艺术 第9张微信打赏
爆品精选

标签: 汉字文化 错别字 书法艺术
分类:琴棋书画| 发布:龙三公子| 查看:3284 | 发表时间:2017-01-11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龙三公子博客 https://www.mybabycastle.com/
本文链接:https://www.mybabycastle.com/post/1025.html
已经有 ( 0 )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你也评一评吧!  

Design By XvDesign.Com | Power By Z-BlogPHP 1.7.3
点击关闭
  •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