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街梧桐,一叶知秋,说说有关立秋的谚语
今日是农历闰六月十六,阳历是八月七日,15:40分立秋。有句俗话,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此句解说意思是立秋早晚与天气冷热的关系。但是大家就把目光盯在立秋在一天的早晚时间上了,认为如果在清晨立秋,天气将凉爽,傍晚立秋,天气要热。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早立秋、晚立秋应该指的是农历上立秋的早晚,一般而言,立秋多在阴历六、七月之交,因此立秋在阴历六月为早,阴历七月为晚。
“立秋”到了,但并不代表着天气立刻进入秋季模式。因为还有“秋老虎”,立秋后天气还会热上一段时间,不长。一般有立秋后还有18天地火的说法,过了18天,开始早晚比较凉快儿,那时的天气才比7月份要舒适一些。因此考量“凉热”的时间段指的是阴历七月!再说了,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太阳辐射,还要看副热带高压和冷空气的情况。
好了,不说天气炎热与否了,我们来说说一些关于立秋的谚语。龙三公子从网上搜集整理,看看有没有你不知道的?
立了秋,扇莫丢,中午头上还用着。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
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
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立秋有三候,初侯凉风至,二侯白露降,三侯寒蝉鸣。
立秋三日,凉风乃至。
立了秋,挂锄钩。
立了秋,把扇丢。
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立秋三天,遍地红。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立秋一场雨,夏衣高捆起。
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秋耕深,春耕浅。
秋后的蚊子,飞不了几天。
秋后的蚂蚱,还能蹦几蹦。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
立秋之日凉风至。
秋后加一伏。
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立秋十天遍地黄
朝立秋,冷飕飕
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强。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秋旱如刀刮。
春旱播种难,秋旱减一半。
立秋雨滴,谷把头低。
立秋雨丰,黍子返青。
三伏有雨好种麦。
七月不保墒,种麦打饥荒。
马吃夜里草,麦收七月墒。
秋不凉,粒不黄。
昼夜温差大,有利籽粒发。
麦到芒种,稻(早稻)到立秋。
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
立秋十日遍地红。
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粒。
立秋三日见秫头。
立秋三日见秫秸。
七月七,掐着吃(早谷)。
立秋十日割早黍,处暑三日无青穆。
立秋温度高,红蜘蛛少不了。
其实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不同地方可能有些不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天文和气象等知识,很多都是表现在民间谚语中,其正确性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但过去人们讲日期都讲的是农历,与今天不同,所谓古今不相待。所以,有时候我们看事物都要认真分析,不能只从字面理解就忘下结论。再加上一些其它因素,谚语也好,俗语也罢,也只能仅作参考!作为流传的佳句而已!
分类:网言网语| 发布:龙三公子| 查看:2484 | 发表时间:2017-08-07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龙三公子博客 https://www.mybabycastle.com/
本文链接:https://www.mybabycastle.com/post/1154.html
在线看小说 2017-08-08 13:29:00 回复
时间真快,转眼秋天了xiadao81 2017-08-08 15:36:30 回复
你的站的这些小说是免费的?还是已经给了版权的?